参考消息网8月6日报道巴西《论坛》杂志网站8月4日刊登记者拉斐尔·恩里克·泽尔贝托撰写的文章,题为《中国内陆的贫困是如何消失的》,编译如下:
上周我访问了位于中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咸丰县。这里是土家族和苗族的聚居地,保留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迷人的传统建筑。
尽管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,但咸丰县曾长期是中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。近年来,得益于以茶产业为基础的有效扶贫战略,这一状况得以改变。当地民众收入得以提高,并实现了真正的脱贫致富。
在咸丰县探访期间,我参观了企业和农场,并采访了当地居民,近距离了解了这一历史性变革。
在巴西和许多其他国家,减少贫困通常依赖于广泛且可复制的项目,例如收入转移计划、公共住房和优惠信贷等。
中国也使用类似的工具,但方法更具针对性。每个地区都制定了适应当地特点的解决方案。
在我访问的地方,我看到了不同的策略:产业发展、旅游业、职业培训、鼓励创业以及提高当地产品附加值等。咸丰县的扶贫重点是茶叶种植和加工,同时结合了改善基础设施和社会扶持计划等。
展开剩余56%我参观了村民胡雅芳(音)的家。宽敞的房屋最近经过翻新,比过去舒适多了。
胡雅芳热情展示了她新购置的家电:洗碗机、冰箱和冰柜,这些是在政府补贴基础上购买的。她家里还安装了冬季供暖系统。
胡雅芳接受了茶叶种植的培训,以此增加额外收入。此外,她的家庭还获得了政府补贴,以确保孩子们能够上学。
在当地一家茶叶加工厂,我看到了电力的到来是多么重要。过去,茶叶是在其他地方加工的,利润也留在了其他地区。
一对夫妇经营着这家茶叶加工厂。他们曾经都是到城市里打工的“农民工”,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激励下回到了家乡。当地政府提供技术培训和低息贷款,让他们能够购买设备并开设工厂。
当地另一家规模较大的工厂雇用了数十名当地居民,加工大量茶叶,还扩展了产品种类。
咸丰县距离恩施机场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。两地之间由一条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相连。
我注意到正在建设中的桥梁、隧道和公路,这表明农村地区的交通将更加便捷,有助于农产品的运输和游客的抵达。
该地区还在投资生态步道、环境保护和文化旅游,每年举办的土家族和苗族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,并拓展了当地经济发展机遇。
中国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扶贫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。咸丰县的实践表明,专注于地方潜力的策略可以改变整个社区,并为仍面临重大社会挑战的其他国家提供借鉴。(编译/王萌)
发布于:北京市兴旺优配-安全配资网站-股票配资知识联系方式-股票安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